2024年07月21日主僕心聲

我的求學經歷          黃志堅傳道

最近DSE放榜,如常的新聞焦點,每每集中在那間名校出了幾位狀元,又或者那間學校首次誕生狀元云云…至於一般成績平平的學子,少人問津,似乎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至於我,不禁又勾起多年前中學會考(HKCEE)放榜的經歷,作為一個理科學生,附加數及化學取得「光頭」(即D)的成績,意味著我兩邊不是人(即既不能入預科的數學組,又不能入生物組),而最關鍵、最要命的是:我所就讀的中學是沒有預科班,意味著我要外出奔波找學校收留!儘管成績不是太差(3B2C),最後,由於找學校不得其法?又或者是我當時無心升學?(因為年代久遠,如今回憶起來,顯得有點迷糊了)最後,我去了尖沙咀某花店,當上了一名兼職的送花特派員,晚上則在一間預科夜校進修。

接著幾年,我輾轉入讀了兩間工業學院,又試過在香港理工學院混了一年,最終,發覺了一個真相,就是,我不是唸工程的料子。此外,在求學斷續期間,我其實是從事過不少工作,最深刻有兩年,是在紅磡某電子工廠當過信差及倉務員,如今故地重遊,難免百感交集!我在工作與求學的路上,足足摸索了六年,直到1988年,我考進羅富國教育學院,人生的方向才終於確定下來,經過三年的師訓,不但增進了學識,更重要的是,連性格也改變了不少。過去,可能是獨生子的關係,不但內向,更怕跟陌生人接觸,然而,師範三年,我變得樂於交朋結友,甚至還參加了學生會職員事奉,因而還有機會跟其他大專院校的同學開會,籌辦聯校活動,最深刻是被選為大專辯論賽籌委會主席,跑去香港電台開會。

完成師訓便開始執教,期間仍不斷進修,在當時的公開大學完成了一個人文學科的學位,由於對宗教學很感興趣,於是又報讀了中文大學的一個宗教研究的碩士課程,當時,選修了一個由溫偉耀老師任教,有關中國文化與基督教的課程,當時一方面非常興奮,因為竟可面對面見到一位香港基督教圈子裡的大師,另一方面,又對學院的學習氣氛非常欣賞,大家暢所欲言,討論熱烈,更令我驚訝的是,竟有同學請大家吃蛋撻,如此溫馨的學習環境,著實令人難忘。為此,亦種下我入讀神學院的心願。打後,儘管工作繁忙,我仍繼續進修,之後用了兩年時間報讀了崇基的專業文憑課程,初次領教了希臘原文,又接觸了不少慕名已久的老師。

最後,在上主的引領下,我終能放下教鞭,在2011年入讀祈盼已久的崇基學院神學院,享受了三年充實又愉快的神學之旅。

Comments are closed.

土瓜灣浸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