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宣言

簡介
我們重視全人的敬拜生命」是土浸的核心價值之一,土浸2021五大使命之一是「讓敬拜能開放共融,轉化生命」,並且定下了2017年的目標是「崇拜更新」。

崇拜更新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先清楚明白崇拜的目的和意義,包括當中的神學理念、聖經基礎、有關的程序安排及背後意義,才能讓所有參與敬拜的人,包括會眾、事奉人員和新來賓,在崇拜中作最美的呈獻給敬拜唯一的對象----三一神。

主要目的
1. 確立共同身分:藉確立我們的崇拜宣言,讓所有敬拜者都能被當中的神學理念及聖經基礎重塑,讓每位敬拜者,在踐行這宣言時,確立自己是土浸敬拜者的共同身份。
2. 訂定崇拜標準:崇拜宣言成為我們崇拜的標準,讓日後牧者、敬拜部、帶領崇拜者及事奉人員需要更新崇拜內容,或設計每次崇拜及檢討崇拜時,都能有共同的標準作參考及評檢準則。力求每一次的崇拜都以合乎宣言的標準為大方向及藍本。
3. 崇拜教育材料:崇拜宣言成為我們培育每一位敬拜者的牧養教材,特別適合新來賓、初信者、準備受浸加入教會的門徒及學習參與崇拜事奉的人員,這宣言成為他們認識土浸崇拜的最重要學習材料。

1. 崇拜是教會生活中最重要的聚會
崇拜是信徒群體每星期最重要的教會聚會,所有會眾都是敬拜者,同心敬拜三一神,藉崇拜中每項程序,以及不同的禮儀元素及藝術元素(包括:音樂、花藝、設計、崇拜空間……等)領受神的啟示及向神回應、與神對話、表達各種基督徒的情感,包括:讚美、哀訴、感恩、認罪、立志委身……等。並在崇拜結束後,在世上活出豐盛生命。
參經文: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二46-47)
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裏,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神。(西三16-17)
民中的萬族啊,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拿供物來奉到他面前;當以聖潔的妝飾敬拜耶和華。(代上十六28-29)

2. 崇拜是人對三一神作為之回應
崇拜唯一的對象是三一神——聖父、聖子及聖靈。祂是昔在、今在、永在者。祂是創造主,按自己的形象創造我們。我們是受造者,是神的兒女。
崇拜源自三一神的行動,也是人對這些行動的回應。在崇拜中,我們在救主基督耶穌裡藉著聖靈敬拜父神,以致我們能以參與在基督敬拜與代求的生命中。父神將耶穌升為至高,而當耶穌被稱為主,父神便得著榮耀。耶穌從父差遣聖靈保惠師來,要為祂作見證,幫助我們敬拜。神的三個位格彼此服事,互相榮耀,促成敬拜,並接受敬拜。我們當尊神為大,歸榮耀給祂。
參經文:
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地說: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四8)
他既出去,耶穌就說:「如今人子得了榮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榮耀。神要因自己榮耀人子,並且要快快地榮耀他。(約十三31-32)
但我要從父那裏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約十五26)
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二9-11)
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神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林後十三14)
乃要被聖靈充滿。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五18下-21)

3. 耶穌基督是崇拜的中心
崇拜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在崇拜中記念基督的救贖:降生、受死、復活、升天和再來。我們承認基督是優先的,歡迎基督臨在我們的崇拜中。感謝祂道成肉身降生成人,並受死在十架上,成就救贖之恩,使我們從罪裡得釋放。祂是我們的大祭司,並以自己作一次性的獻祭,使我們與神和好。因此,我們當順服祂一切權柄,敬拜基督為我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我們當在崇拜中感恩和慶賀基督已復活得勝,榮升天國;並且盼望祂再來,作末後終極的大君王。
參經文: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二5-11)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羅三23-24)

4. 聖經是崇拜的元素
崇拜以神話語為依歸,所有程序的元素、設計與內容源自聖經,亦應合乎聖經,包括:宣召、詩歌、祈禱、啟應、見證、讀經、宣講、奉獻、主餐、分享、祝福、差遣……等。我們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是聖靈的默示。聖靈在崇拜中藉神話語潔淨敬拜者的心靈、孕育對神的認識、歸正生命的方向、提昇靈裡的生命,使每位敬拜者成為合神心意的門徒。所有藝術與科技應用的唯一目的是為神的道服務,幫助敬拜者投入敬拜,並榮耀神。
參經文: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6-17)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你公義的典章,我曾起誓遵守,我必按誓而行。(詩一一九105-106)

5. 敬拜者是與神立約的群體
崇拜是群體性的集會,每位敬拜者被呼召出來,以基督為首,成為基督身體的不同肢體。我們與神立約,受浸成為教會立約的群體,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我們在崇拜中聚集是為了分散,被聖靈更新轉化生命,並領受神的恩典和賜福,被差遣進入世界,活出基督門徒的生命,服事世人,愛鄰如己,見證基督。
參經文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林前十二12-13)
你們受浸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三27)

6. 敬拜者當以聖靈和真理作崇拜
我們當以聖靈和真理去敬拜,依靠聖靈的感召,忠於神話語真理的根基來參與崇拜。所有帶領崇拜者應倚靠聖靈認真預備及帶領,以榮神益人。在生命的層面,我們亦理當全人投入敬拜,將自己全然作活祭,獻給三一神,包括在聚集時的敬拜及分散後在世的生活。當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去敬拜,將最好的自己呈獻給神。
參經文:
但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真誠敬拜的人要以靈以真理敬拜父,因為父正尋找這樣敬拜他的人。神是靈,敬拜的人必須以靈以真理來敬拜。 (新漢語譯本 約四23-24)
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
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六4-5)
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十四15)

7. 敬拜者藉崇拜向世人作見證
崇拜是敬拜者與神相遇的集會,是見證基督榮耀的時刻,期間也讓世人藉我們的崇拜認識三一神。因神愛世人,甚至賜下耶穌基督為罪人捨命,我們當樂意邀請未信者參與崇拜。整個群體當歡迎與接待真誠尋求神的人參加崇拜,藉我們對新來賓熱誠的款待,愛心的關懷與跟進,使新來賓投入參與崇拜,認識真理,並且歸信基督,願意加入教會,成為立約群體一份子。
參經文: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羅十二13)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9-20)

此宣言由主任牧師帶領崇拜更新小組成員一起訂定,成員包括:陳仲康牧師、黃志堅傳道、葉映鳳傳道、黃小慧執事、黃蓓娣姊妹、謝心怡姊妹、區敏怡姊妹、劉凝慧傳道(顧問)。並於2017年8月月會中宣讀確認。

**如沒有特別註明,以上經文主要使用聖經和合本。

參考資料:
1. 卓俐。《建構崇拜:平衡聖經與文化的設計藍圖》。香港:浸信會出版社,2017。
2. 韋柏。《崇拜:認古識今》。香港:宣道出版社,2000。
3. 敬拜三一真神:與歷代普世信徒分享交流基督教智慧(2010版) :http://www.calvin.edu/cicw/resources/Worshiping%20the%20Triune%20God%20-%20Translation%20in%20Chinese%202011%20July.pdf
4. Norma deWaal Malefyt & Howard Vanderwell. Designing Worship Together: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Worship Planning. USA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2.
5. Edith M. Humphrey. Grand Entrance: Worship on Earth as in Heaven. USA: Brazos Press, 2011.
6. Kevin J. Navarro & Robert E. Webber. The Complete Worship Service: Creating a Taste of Heaven on Earth. USA: Baker Books, 2005.

土瓜灣浸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