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齋期的自省操練】劉凝慧傳道
我們剛慶祝了農曆新年,一切記憶猶新。原來,新年對於猶太人來說,是代表審判的日子。現在猶太人更稱新年到贖罪日的十天期間為「敬畏的日子」。在這段時間裡,人自我省察、為罪憂傷痛悔,並重新將自己歸向神。第十天的贖罪日(Yom Kippur),亦是節日的高峰,他們會到會堂參與聚會敬拜、禁食、認罪。最後,當號角手吹出一個長長的、清晰的聲調象徵上帝已赦免猶太人的罪過,這也代表著贖罪日正式結束。過了贖罪日,猶太人在精神上重生,迎接全新的一年。
雖然我們不是猶太人,然而,因著大公教會年曆在主後幾百年逐漸形成,我們每年在大齋期(即復活節期前大約四十天),都有機會專心自省,留意自己的屬靈狀況。這段日子的重點是悔罪、承認過犯、求赦免和立志更新,並一同記念救主為我們的罪過付上了極重的代價。今年的大齋期在2月14日已開始了,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可特別留心將一些平日常佔據我們心思意念的事物(甚至是其他人)稍為放低,或減少對這些事物的依賴,戒除一些於我們有心癮的事情(例如:不喝每日必喝的咖啡、限制使用手機的時間或減少購物等,但因人而異;在這段時間內節省的金錢亦可在受苦節崇拜中奉獻,以記念受苦的人),多些專心祈禱及內省(可使用教會派發的默想畫作),重新檢視自己的屬靈生命,祈求更新與改變。
這樣做除了是為要讓自己多一些空間親近神,亦是要好好預備自己迎接記念主犧牲受難的受苦節及得勝死權的復活節。為甚麼要花時間預備呢?因為人總是善忘的,若不常常記念、思想,我們很容易便會忘記自己曾領受何等大的恩典,我們便會自義,認為一切是理所當然而不是恩典。此外,我們更要認定受苦節的特別崇拜並不是額外、多餘的聚會,而是每一個真正屬主的基督徒必然會參與的聚會,因為我們所跟隨的就是為我們捨己的主,祂的死使我們得生命,我們怎麼可能愛理不理、若無其事地度過受苦節呢?
弟兄姊妹,在今年的大齋期、受苦節及復活節這些日子中,你會如何預備自己的心去記念愛你為你犧牲的主?你又會有甚麼具體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