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的心切切渴想神…」 王正傑牧師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都或許會經歷到「乾旱疲乏無水之地」——也許是身體的病痛,讓我們失去力氣;也許是生活的重擔,讓我們感到疲乏;也許是人際的孤單,讓我們心靈乾渴;甚至在事奉的路上,也可能出現一段感覺不到神同在的荒涼時光。
詩人曾在曠野的艱難中發出呼喊:「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的心渴想你。」(詩篇 63:1)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寶貴的真理:環境或許不能改變,但我們可以選擇把心轉向神。
一、乾旱不是終點,而是呼喚我們更親近神的途徑
曠野是艱難的,但也常是神與人親近的地方。以色列人四十年的曠野路程,神讓他們認識到神的供應與信實。當我們在困境中呼求神,就像詩人一樣,渴慕祂的同在,我們會發現:即便沒有水泉,神仍能使磐石流出活水。
二、神是我們最深的滿足
人在乾旱的時候,最自然的反應是急切想解決問題,但詩人提醒我們:最深的渴望不是環境改變,而是遇見神。因為唯有祂能真正解我們心靈的渴,唯有祂能在荒涼之地賜下我們所需要的安慰和平安。
三、在荒涼中,學習將眼目定睛於神
也許我們禱告還未得著立刻的回應,或外在的情況仍沒有改善,但當我們仍捉緊神,心裡不斷對神說:「主啊,我渴想你!」這份單純的信心會成為心靈最大的力量。神必不撇下祂所愛的子民,祂的恩典總是夠用,祂的同在必定隨行。 親愛的弟兄姊妹,若你正處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請不要害怕,也不要灰心。願這句話成為你今天的禱告:「主啊,我的心切切渴想你!」當我們轉眼仰望神,祂必定用祂的愛澆灌我們,使我們重新得力,在曠野中也能湧出泉源。願主耶穌親自安慰你、扶持你,直到走過這段荒涼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