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跟隨主--一位青年對生命的反思 嚴詩婷姊妹
什麼是「跟隨主」?這是一個老掉牙但重要的題目,是人要費盡一生思考和學習的課題,而且會隨年歲和歷練而改變。幾個月前在團契中導師問大家怎麼理解「跟隨主」,在現今速食文化盛行的世代會有人認真思考這個老生常談嗎?雖然這個題目講到「口臭」,但醜婦終須見家翁,每個人都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人究竟什麼時候會思考要「跟隨主」?如果我每天過得快活,風調雨順,我有「跟隨主」的必要性嗎?很可能只會繼續開心度日,然後渾噩度過一生。如果你稍為認真為自己人生思考,而且願意坦承接受自己的不足,便會發現人內心深處總會有個黑洞,只是程度和面向,隨個人經歷有所不同,而這種不滿足,並不能透過物質或別人去完全填補。另一種情況是,一個人經歷重大的轉變,體驗到徹徹底底的黑暗和絕望,會發現用盡諸般方法也無補於事,又或者徒勞無功。無論是心靈上的不滿足或遇上絕境,我們必須承認人的能力是多麼的渺小,神的大能卻在此時顯得完全,人不得不被神重新陶造,才可以轉化人生,換句話說就是無選擇。
對我來說「跟隨主」歸根究底的問題就是問:你想成為怎樣的人?如何學做一個人?如何成為神造我時的真我?答案就是「跟隨主」。什麼是「跟隨主」?就是字面上跟著神走的意思,耶穌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有人說每當要做決擇時,就可以思考WWJD,即What would Jesus do?但我不完全同意,因為空有行動而動機不純正,那麼就跟法利賽人一樣了。真正重要的是思考自己的出發點和心態,是否符合上帝的心意。比起強迫自己做不願意,但符合國際基督徒標準的行為,審視自己內心和動機更為關鍵,因為神不是看人行為而是看重人內心,他朝你向上帝交帳時,內心亦將表露無遺。 人是有能力去實踐上帝的心思意念,因為人是照上帝的樣式所造的,只是每人的份不同,主給我多少銀子,我就管理多少銀子。我沒有團契導師和牧者們那麼大愛和包容,對我來說不口出狂言、不挑啟爭端,已經是最大的愛的表現了。但這並不是終點,人要為自己生命負責任,也要繼續在主內成長,畢竟基督徒的生命是成聖的過程。人要有愛、要成長必須靠神的供給和滋養,像葡萄樹和枝子,身為枝子的我們,若不緊緊連於主內,我們自己是結不出什麼好東西來的。願我們都可以好好反思什麼是跟隨主,找到自己的答案,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