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結集
早前教育部邀請肢體在預苦節期間,把參與退修及個人靈修之得著,以文字彼此分享勉勵,以下是四位弟兄姊妹的來稿結集:
~~~~~~~~~~~~~~~~~~~~~~~~~~~~~~~~~~~~~~~~~~~~~~~~~~~~~~~~~~~~~~~~
黃婉貞Penny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退修營,對此沒什麼概念,此次活動在粉嶺浸會園進行,師母為我們準備了退修材料,詩歌和圖片,讓參與者在每一站時可以觀看圖片,並聆聽牧師的經文,進行默想和禱告。
我本以為只需在教會取一本關於預苦期的靈修書,每日閱讀一篇靈修即可。然而,參加退修營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耶穌被釘十字架前的歷程。放下手機,全心投入這段旅程,我感覺每一站都比前一站更加艱辛。耶穌在最後晚餐後,明知即將面對的苦難,卻仍然以愛為門徒洗腳,甚至對出賣他的猶大也不吝於付出。
在客西馬尼園中,他向父神坦誠自己的掙扎,面對孤獨與痛苦,仍選擇順服神的旨意。耶穌遭受不公的審判與鞭打,背負沉重的十字架,最終被釘上十架,目的在於贖回我們的罪。最後一站是耶穌的安葬,這似乎是終點,卻也是復活的起點,帶來生命的盼望。這次退修營讓我更加理解耶穌的愛與犧牲。
~~~~~~~~~~~~~~~~~~~~~~~~~~~~~~~~~~~~~~~~~~~~~~~~~~~~~~~~~~~~~~~~
羅榮信Peter
預苦節期間,我每天靈修讀小先知書,感恩能分享《約拿書》的領受。
坦白說,我頗認同約拿,因為他的某些缺點在我身上也能找到。
神命約拿去尼尼微向亞述人傳道。亞述人以殘暴見稱,攻擊以色列國,殺害約拿同胞,甚至用長矛貫穿屍體,懸於城門,對約拿而言,是一項艱難的任務。約拿選擇逃避,內心卻知道錯。當船上遭遇狂風巨浪,他向船員坦承因得罪神,請求被拋入海以保全他人。大魚吞噬他,他在魚腹中痛苦掙扎,向神禱告求救。獲救後,他的行為和態度顯示之前的禱告並非真心悔改,僅為自救。然而,神仍應允,就如父親拯救危難中發出呼救的孩子。
約拿勉強向尼尼微傳了一篇史上最短的道,全城竟悔改,他卻不悅。神耐心向他解釋祂也愛尼尼微人。
整部《約拿書》展現了神耐心的教導,勸導約拿,而並非責備他。相比其他小先知書,神怒斥那些違背祂卻不知錯,不認錯、反控告祂的人,如《瑪拉基書》的猶太人。
約拿的經歷預表耶穌。神命約拿傳救恩,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不歡迎祂的世界成就救贖;約拿在魚腹三日,耶穌埋葬三天。約拿是一個被神使用的「不完全人」,耶穌是「完美的約拿」。
聖週期間,回想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祈求父神能否挪去那苦杯。這杯不僅盛滿了肉身的折磨,更有神對世人罪惡的極大忿怒,而主耶穌願意為我們甘願飲盡。
讓我們借《超乎一切》這首歌的歌詞回應主耶穌的愛:
在一切之上,祢在世界前已存在。在萬有之上,無法衡量祢價值。被釘十架,躺於石後:祢為死而生,孤獨被拒,如被踐踏的玫瑰。祢承擔一切,把你我看在一切之上。
~~~~~~~~~~~~~~~~~~~~~~~~~~~~~~~~~~~~~~~~~~~~~~~~~~~~~~~~~~~~~~~~
黃月明Moon
神就是愛,但,苦難又是什麼呢?
我們每天活在「懼怕」當中-憂慮、驚慌、妒忌、不滿、怨恨⋯⋯似乎逃離不了「苦難」,又是不是真的呢?
「愛裏沒有懼怕」,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我們既確信神的大能,又似乎忘記了「愛」,生活上總不能自在。
羅馬書7:18「立志為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矛盾與否,貴在選擇。我們既然選擇信神,更重要的是接受愛,讓神的愛充滿,燃亮自己,照亮他人。
聖經當中有數不盡的金句,對我來說當中最有力量就是-約翰一書4:18「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
感謝主!
~~~~~~~~~~~~~~~~~~~~~~~~~~~~~~~~~~~~~~~~~~~~~~~~~~~~~~~~~~~~~~~~
陳秋萍Connie
站在困中祂亦盼望 在十架上受苦不語
告訴罪人也能得救 知曉成了最後話語
父子靈同在恩典裡 應許永存苦路踄裡
許望門徒共聚餐時 同甘共苦最後日子
受差遣進那天國路 苦路盡頭永約彰顯
乃天父指意引領路 得到同袍顧念慈母
勝過死亡到永生道 活現生命力量泉源
石棺空墓三天復活 永活的主耶穌基督
生來不怕受辱忍耐 盼後世子民念記主
望日後樂園相會時 永存恩典活現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