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土浸的事奉 林霄弟兄
很感恩可以在主僕心聲分享自己在土浸的事奉感受。
我第一個在土浸參與的事奉崗位是晚堂崇拜的司事。作為司事,我主要負責點算晚堂出席人數以及收取奉獻。猶記得我第一次事奉時,內心都有些緊張,晚堂開頭點算人數的時候,因為怕出錯,往往都至少點三次以上才會確認人數,同時,也會點數後怕人數出錯而擔心,導致難以專心聽道。我也會在收取奉獻前的晚崇環節分心,心裡時常提醒自己即將要預備拿取奉獻袋,收回奉獻袋後,也會惦記著晚堂後的奉獻點算工作,我就是一個這樣容易緊張的人。後來當司事一段時間後,這種情況才改善了些。
除了司事崗位外,我還在2018年參與了當時新成立的青少年小組項目—多元成長計劃。該計劃主要是想透過興趣班作為招徠,吸引一班青少年,然後透過活動後的信息環節,讓年輕人認識基督信仰,配合佈道會,對慕道和決志信主的青少年進行栽培。當時傳道人葉姑娘邀請我擔當小組組長,我想起自己在之前大學「學園傳道會」的事奉主要是大專生,還沒有過青少年事奉經驗,想嘗試接觸更年輕的群體,加上自己與他們年齡相差不算太大,所以便接受了邀請。
這個小組的關鍵是與青少年建立關係,也是我當時最大的挑戰。雖然我之前也有「學傳」的事奉經驗,但接觸的年齡層和人數都不一樣,當時在多元計劃中大多數是高小和初中生,我負責的小組都有7-8人。我本身性格比較內向,面對群眾時都比較內斂,因此,要在他們當中擔任組長角色,也是不容易,我經常要提醒自己在小組說話要果斷和提高聲量,以便溝通。除了說話習慣外,時間分配也是一個問題。平時在小組裡,我要主動認識組員的校園生活和家庭,從中了解他們的需要,如何讓每人都有發言機會,讓他人和我更認識他們也是個不小挑戰。在小組時間以外,我還會每星期打電話關心組員,以及不時約他們吃飯。事奉和當時工作實習對我來說都仿似千斤重擔,但感恩在神的帶領下,有其他導師一起分擔重擔,互相配搭。 回顧過去幾年的事奉,雖然有感到失落、灰心的時刻,但整體來說我都很感恩,透過事奉,我在愛心、耐性、與人溝通方面都成長不小,也藉此更認識教會其他肢體,更和一群青少年建立起友誼,讓他們認識基督。詩篇100篇2節:「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當來向他歌唱!」,事奉神是一件讓人喜樂的事,希望弟兄姊妹都找到呼召事奉,享受與神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