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來鴻 逄守本弟兄
我們一家來到英國已經差不多一年半,英國跟香港的生活當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無論語言、居住、飲食、交通、教會生活都需要重新適應。
當中最容易解決的問題是飲食,因為大部分時間都是自煮模式,所以想吃甚麼大多數都由自己下廚。也有一班喜愛飯聚的英國土浸會友經常舉行飯聚活動,下廚的機會自然很多。
在我們居住的城市伯明翰近年多了很多香港人,當中也有不少基督徒,一些本地教會在過去兩年間多了很多會眾,特別一些有華人事工的教會,在主日以外需要舉辦不同時間的崇拜,甚至要借用其他教會的禮堂舉行崇拜。
我們恆常聚會的是一間本地教會,大部分是英國人和來自其他歐洲或亞洲的弟兄姊妹,當中也有二十多人來自香港,原本只有三、四十人的教會突然熱鬧多了。
我想分享一次很特別的主餐經歷,當日崇拜也是如常的舉行,唱詩歌的時候是成人跟兒童一起,然後到講道的時候,兒童會到另一個地方聚會,如果有主餐就會在主餐後才離開。
當日牧師在主餐的時候分享了一個信息,大意是指在使徒時代由於信徒不斷增多,很多時候會有一些人被忽略,當時的人守主餐是真的吃一餐飯,早來的人吃飽了,遲來的人要捱餓。
而今天在我們當中的兒童看著成人領主餐,而對主餐的意義不認識,又未能參與,所以今天特別為他們預備了一些曲奇餅和果汁,雖然這不是主餐,但希望在主餐這個環節也不要忽略他們,讓小孩子也參與其中。
後來我也有機會參與這教會的青年聚會,在星期五的傍晚,主要由一對韓國宣教士夫婦帶領活動,而我就被安排做敬拜的司結他,和不同的年青人一起伴奏。
過去二十多年在香港的教會是很容易找到事奉的機會,但來到一個陌生環境,語言不通,加上人到中年,還能夠有事奉的機會確實不多,要更加多珍惜。 在此也特別感謝土浸的教牧、長執、弟兄姊妹,在過去多年對我的栽培和鼓勵,雖然身在海外,也能靠著神的恩典參與教會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