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苦期的靈性操練 胡巧英傳道
我在土浸擔任傳道事奉已五年有多,看見教會這幾年進行崇拜更新,同時,推行教會傳統節期(教會年曆)的靈修運動,我相信無論崇拜更新、抑或靈修運動的目的,都是幫助信徒靈命不斷轉化成長。但是,究竟教會傳統節期與靈命成長有何關聯?為了更深明白它,所以,今年初我閱讀了韋柏(Robert Webber)的《時間:歷久常新——教會年曆與靈命塑造》。
在書本中,韋柏分享自己曾接觸到一種調整基督徒生命的古老操練,就是透過教會年曆的靈性操練,我們可以在教會群體中,透過她的崇拜,以及在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一星期七天的生命中,經歷基督的大能。他的大前提是當我們視教會年曆為工具,透過它,天父上帝在基督裡的拯救事件模塑我們,因此,在整個靈性操練中,驅使我們與基督一同生活、死亡、復活的,是基督自己,而不是教會年曆,因基督自己是教會年曆的焦點和意義。
對於今天的教會,韋柏給我們提供了預苦期靈性操練的一個好例子,是由四世紀至東正教會提供的禱文:
「上主,我生命的主啊!
除去我生命的怠惰、怯懦、貪權和說閒話的靈,
賜我貞潔、謙卑、耐心和愛僕人的靈。
是的,上主大君王!
讓我看到自己的錯誤,不要論斷我的弟兄;
因為祢的祝福臨到世世代代。阿們!」
他建議我們記下這個禱文,在預苦期期間經常重複它。在早上默想我們尋求脫離的四種力量——怠惰、怯懦、貪權、說閒話。在中午默想我們希望在生命中經驗的四種德性——貞潔、謙卑、耐心、愛。每天決意找特定的情況,讓我們可以運用一種或多種消極和積極的操練,然後在傍晚,再以這個禱文來禱告,檢視那天的事件,找出你實現了這些屬靈目標的一種或多種方法。除了以上禱告的屬靈操練,還要加上禁食和施捨的服侍操練。
我認同當透過這個禱告,我們會看到自己有關四方面的靈性掙扎:怠惰、怯懦、貪權和說閒話,事實上,生命這四方面的負面特質正阻止我們得到主耶穌來要我們得到的豐盛/完滿生命。但我們可以求主賜四方面的正面特質作為平衡:貞潔、謙卑、耐心和愛,令我們能經驗基督徒生命的完滿。弟兄姊妹,我也提議你在預苦期以這個禱告作靈性操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