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8日主僕心聲

神學與事奉      陳雪玲神學生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進入浸神第二年神學學習了,回到土浸也實習了一年。

好多人問我:為何你會選擇全時間讀神學啊?讀神學好難喔。當然,讀神學一點也不容易。密集的課程,繁重的功課,完全不同的語言(希臘文和希伯來文),陌生的神學思想,再加上週六日在教會的實習,是每個神學生必經的「十八銅人巷」。試過做功課做到凌晨五六點,背生字背到半夜發夢考試唔記得,記字根變化記到喊,每一份功課都是汗水和淚水澆灌出來的。

但讀神學並非自己個人的選擇,乃是神的呼召。是祂先呼召我,當我問:是我嗎?祂問:你是否願意?當我回答:我沒有才幹,沒有經濟。祂給我看見供應的恩典。當我說:我無法走下去,祂告訴我:我必不撇下你,我必與你同在,也不丟棄你;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申31:8)。自問是個小信的人,所以神用祂自己的話語親自安慰我,引領我走這條神學的路,加添我的信心。

在過去一年的全時間學習和實習中,神提醒我: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路上都要認定他,他必使你的道路平直(箴3:5-6)。因為是神主動呼召我去跟隨祂,與祂親近,建立加深祂與我的關係,也是因為主耶穌使我們成為教會,成為一個屬祂的群體。

浸神很強調「門徒群體」。我有一班可以一齊笑、一齊流淚、一齊祈禱的同學,有彼此款待和互相幫助的同伴。因為在這個「群體」中,學習和生活變得不孤單。因為主耶穌教導我們: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主內弟兄姊妹愛的關係,成為記號被辨識為主的門徒。

回到教會內,在實習時,在不同的事奉和與弟兄姊妹的深禱中,我不禁去思考教會是甚麼?我們的教會觀應如何?或如何令信仰與個人的生活連結,活現出來? 神學對基督徒而言非單純的學術研究,個人學習能力的體現。同樣,事奉也不是個人的才幹solo,乃是靠主聖靈的一同參與和帶領,眾弟兄姊妹互為肢體,彼此配搭一同為主而作。牧養,並非單靠知識的輸出,同行共禱,邀請弟兄姊妹一同去經歷神的同在和信實,或許更能幫助他們親近主,在事奉中與主建立更進深的關係。增進肢體關係,彼此分享,彼此服事,將人帶到主面前,希望大家看見的不是我們手所作的事,乃是背後主的臨在和一個屬神的門徒群體。願國度、權柄、榮耀全屬主!

Comments are closed.

土瓜灣浸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