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曲悖謬世代的教牧及領袖】王永強執事
去年底由美國演藝界性侵受害者發起的#MeToo運動,通過社交媒體的報導捲席全球,並擴展至政界、運動界,甚至宗教界。當然運動發展的生態其實甚具爭議,多年舊事如今如何説得清楚/公道/正確,社會當然支持受害者,被控訴者可能在百詞莫辯情況下已被定罪(有著名男星因30年前佻皮說話現今被指控性騷擾),尤其甚者,律師推波助瀾,金錢利益可能成為個別事件的最終目的。
不同民族國家,兩性禮儀可大不相同,國人傳統看重禮義廉恥,兩性互動顯得較為保守;然而西方國家較開放。在德國公司工作多年,我也習慣了德國文化,雖然是黃面孔,但好友相聚都熱烈擁抱,同事朋友初次相交,我都不會先主動擁抱,但一次擁抱,以後見面擁抱就很自然了。入鄉要隨俗,但不能引起混亂及誤會。
性騷擾在宗教界已積習多時,多年來天主教會神職人員的戀童罪行因教會當權者包庇,一直未公正處理,近年因媒體努力追查真相得以公開,美國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於2002年追查一宗事件,最終竟然查出超過300多宗,(2015年拍電影Spotlight)。現今教宗方濟各下定決心嚴正處理,冀望撥亂返正。近日本港基督教亦有#ChurchToo事件,據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的統計,近1300堂會中,最近共收到55宗性騷擾個案,更遺憾有兩宗更涉及浸信會牧師,令人震驚。事件不單反映社會對教會有頗高期望,更讓人看到原來牧師/領袖亦會面對引誘而跌倒,教會/教牧/領袖不是理應成為信徒榜樣,成為見證,愛護肢體的嗎?何竟墮落如此?雖然大家都認同必須嚴正跟進處理,但對受害者造成永久心理傷害,畢竟這種事件一宗也嫌太多。
保羅多次提醒信徒在社會上要「無可指摘、誠實無偽Blameless & Pure」(腓3:14)在提摩太前書/提多書,給提摩太及提多兩位年青牧者的提醒,都將作監督(長老)必須「無可指責- Blameless & Above Reproach」(提前3:2/提多1:7)這項極高及不易達到的要求放在首位,在今天這個混亂但透明的世代,仍是十分重要,特別作為教會領袖,讓我們謹慎自省,常常警惕、不斷提醒,作好榜樣。願我們在這彎曲悖謬世代中,常常明光照耀,成為一群得眾人喜悅的天國子民,教會成為得眾人喜悅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