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為深化我們的信仰,每季(配合土浸季題)均推行一次靈閱計劃。各教牧同工為大家推介五本屬靈書(教育部可代購),鼓勵肢體組織閱讀分享小組,選讀當中一本,大家定期相約分享心得,互勵互勉。請參閱陳展圖書: |
《跟著耶穌倒數—40天的受難曲》宣道出版社,2015
推薦者:陳仲康牧師
簡介
40,聖經的常見數字,表示一個階段的完結。耶穌降世為人的第40天,藉著獻禮歸屬上主。耶穌傳道生涯的頭40天,在心靈爭戰中持定身分。耶穌升天前的最後40天,一再重申天國的福音。古教會參照耶穌生平的「40天事蹟」,將耶穌受難前的40天,設定為「大齋期」,讓信徒一起作專題式靈修。在這段日子裡,奉行簡樸生活,效法基督的捨己精神,導引心靈與耶穌同行祂受難前的短促時光。你會一直跟到十架之下,在那裡承受巨大的心痛嗎?你敢到大祭司的院子打探耶穌的情況嗎?你能在客西馬尼園內保持清醒吧?你肯定不會出賣耶穌?來,跟著耶穌倒數,一起走過這40天!
欣賞之處
作者區伯平牧師是資深但又富有創意思維的退休牧者。彩色圖片配合經文,生動易明的文字,一步一步與耶穌同行上十架。(雖然受苦節剛完結,但它仍是一本默想耶穌生平的靈修好書!)
《因為捨棄,才能得著》亮光文化,2015
推薦者:陳曾佩瑩師母
簡介
此書為《不減不增》新修版,作者身為心理輔導家,採用了「斷捨離」的理念,與讀者分享家居收納與個人成長的關係,包括個人的界線、如何說「不」、放手等。所以,在家居的整理的同時,人們是在整理我們的心靈。
新修版《因為捨棄,才能得著》特別多談捨棄與得著的微妙關係,因為他發現要決心捨棄自己所擁有的物件是很多人的心理關口,他期望此書能讓讀者明白「因為捨棄才能得著」的道理,能釋放自己對物慾的依戀。
區博士認為我們可以將「空間的斷與捨」應用到思想的空間、心靈的空間、時間的空間,甚至我們肚腹的空間,來一個「減法」的行動,叫自己能夠活得更輕省和快樂。
欣賞之處
這本書就是作者反思和實踐的藍本,希望也能啟發你對生命能一個減排行動。
《負傷的治療者:當代牧養事工的省思》基道出版社,1998
推薦者:黃志堅傳道
簡介
這是一本給牧者的書,也是一本給所有信徒的書。
作為牧者,當你面對——
歷史感斷裂、意識形態碎片化、永生意識消解的一代人;
沉浸於內在自我、反抗一切權威和建制、用自殺和暴力尋求解脫的一代人;
既恐懼生存又害怕死亡,遊離在孤島狀態的一代人……
該如何帶出信、望、愛?如何完成破碎中的醫治?
作為信徒的你——
可洞察這時代科技昌明、資訊爆炸、物質繁華後的荒寒真相;
需退出人群,仰望天父,學習深度默觀、內省獨處;
又需進入人群,效法耶穌,與哀哭的人同哭,與喜樂的人同樂;
同時勇於承認自己的有限和無能,軟弱和傷痕……
欣賞之處
引述的故事深刻動人,內容激發思考。
《人生下半場》雅歌出版社,2001
推薦者:葉映鳳傳道
簡介
人無法讓時光倒流,人生就像一場球賽,上半場容易出錯犯毛病,沒有花時間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中場需要檢討得失,調整策略和決策,下半場從成功到意義,完成人生使命。作者的人生經歷能啟發我們,使我們心靈更新,像一杯清新的涼水滋潤心田。
欣賞之處
很多人想尋找人生的憧憬和目的、思想人生的下半場更有意義和價值, 這本書可以成為你的嚮導,讓人生下半場活得更精彩。本書發人深省,也曾幫助過我,誠意推薦大家閱讀。
《聖靈》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2017
推薦者:胡巧英傳道
簡介
本書挑戰我們重新認識聖靈,脫離偏重於個人經驗出發的理解,回歸聖經和歷代相傳的信經對聖靈的見證,體認到聖靈不是別的,聖靈就是上帝,就是三一上帝的第三位。這樣的理解並不停留於空泛的屬靈口號,而是進一步肯定聖靈的臨在是實質和具體的,並與教會的身份、使命緊扣相連。唯有藉着聖靈具體臨在於忠信的信徒群體之中,教會才得以成為教會。
欣賞之處
適合理性的信徒,能多了解三位一體中聖靈的具體臨在;又適合經歷聖靈同在的信徒,能認識聖靈並非只建基於我們的個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