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11日主僕心聲

【處理衝突】陳曾佩瑩師母

無論在婚前輔導、婚姻輔導及個人成長等個案,箇中都會涉獵到「衝突處理」這個題目。

人人有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兩人相處怎會有完全相同的看法和感受呢?所以,明白對方的成長歷程或人生際遇能幫助我們理解別人的看法與感受,從而多一分包容與體諒。

既然經歷不同,衝突也是正常不過的。衝突不是問題,如何處理衝突才是問題。衝突是上帝讓我們認識自己、認識對方的方法。然而,處理衝突可以是拆毁性的,也可以是建設性的。有些人可能經歷了原生家庭之中拆毁性的衝突處理方法,便逃避衝突;但現實是無法逃避的,相反要學習如何建設性地處理衝突。

你與我都是上主的寶貝,你我的看法和感受都是同樣的寶貴。這想法展現了真正的愛人如己——愛自己和愛別人是同等份量的。一方面要愛自己,懂得以勇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另一方面要愛別人,懂得以尊重的心去聆聽別人的想法與感受。兩者並行,缺一不可,否則只會長期處於屈就,或相反,強加於人的模式。

實際衝突對話中,拆毁性模式通常充滿了問句,而這些問句並非為了找出事實,相反只充滿了敵意的指控。例如一句「你做乜唔記得帶?」雖然你發問的是「為什麼」,但實際上,你已關掉耳朵去聽他的解釋,且連珠發炮的發問,本質上就是指控。所以我們在處理分歧時最好是多用句子,而非用問句。

告訴你一個秘密:在句子中加上你自己的真實感受和你所渴望的,就更加容易建設性地溝通。例如:「你忘記帶(某東西),令我在同事面前多尷尬,下次希望你⋯⋯」(當然也需要配合神情和語氣)這種句子清楚地講出事實、個人感受,同時也告訴對方在未來的日子如何改善,這不是更有建設性地解決彼此的衝突嗎?

Comments are closed.

土瓜灣浸信會